童装出口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我国是传统的儿童服装出口大国,由于儿童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国际上对儿童服装质量安全历来要求很严格,再加上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市场准入条件不断提高。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通报数据统计显示,儿童服装是召回产品重灾区,
2011年我国出口欧盟童装遭RAPEX召回通报共162起,其中156起为机械安全性风险通报,6起为化学危险通报。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只有加强儿童服装检验监管,消除质量安全风险,才能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出口童装面临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目前,出口童装面临的质量安全方面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主要有四大类。
1.服装机械物理安全技术法规。如欧盟发布的2001/95/EC《通用产品安全指令》,其中儿童服装绳索及束带安全技术标准EN14682-2007对14岁以下儿童服装各部位的绳带均有严格的要求
2.服装化学安全技术法规。欧盟指令2002/61/EC及2003/03/EC则禁止使用22种经还原可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禁用偶氮染料)和“蓝色染料”;欧盟指令2004/96/EC规定与人体皮肤长期直接的金属制品,镍的释放量每周要低于0.5μg/cm2。
3.公共安全技术法规。为了减少因纺织品易燃引起的火灾事故,许多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服装必须具有阻燃功能,而且须在产品上标明,如美国发布的儿童睡衣燃烧性法规。
4.服装生物安全技术法规。如欧盟羽毛羽绒卫生和清洁要求EN12935-2001规定耗氧指数必须小于20,沙门氏菌20g中不得检出等。
出口童装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隐患
1.设计存在安全隐患。童装设计影响到使用安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绳带设计不合理。头、颈部的绳带可能因无意识的缠绕或意外的勾挂,对儿童特别是婴帅儿产生勒杀窒息危险;胸部、腰部及其他部位过长的绳带在儿童玩耍过程中可能导致拖曳伤亡事故。二是装饰物、小部件设计不合理。漂亮的装饰物、小部件固然能给服装增加卖点,但儿童的好奇心会撕扯、啃咬,导致装饰物及小部件分离或脱落,容易产生吞咽、窒息伤害。如一批出口欧盟的童装因装饰物指南针罩内含有烷烃C10-C16矿物油,吞咽后易引发化学性肺炎的危险,不符合2001/95/EC指令要求而被召回。
2.童装面辅料的化学安全指标检测不合格。一是面辅料中含有禁用偶氮染料。二是PH值不符合标准要求。三是甲醛含量**过规定要求,如婴帅儿服装甲醛含量**过20mg/kg。四是重金属镍、铅、镉含量**标。五是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含量**标。六是染色牢度不合格。
3.制造缺陷。一是缝制不牢固、粘合牢度差。各种钮扣、铆钉、闪光装饰片及其他装饰件的缝制牢度未达到规定的拉力要求,局部印花及烫钻产品粘合牢度差,等等,都易导致小部件脱落,存在被儿童吞咽或其他安全隐患。2011年3月,CPSC通报一批中国产的1600条女童牛仔裤因裤子口袋上镶嵌的人造钻石和小金属片易脱落,造成窒息危险被召回;二是断针残留。断、残针在童装中的残留将对儿童稚嫩的皮肤造成伤害。日本PL法要求输日的服装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服装均不得存在断、残针。
4.阻燃性能不达标。